职业发展前景

渗透测试学习毕业前景

网络安全前景

为什么选择测试这个行业!

人才缺口大 薪资待遇高
发展方向广 性别无歧视
入学门槛低 学习时间短
发展前景好 工作更稳定
0基础可学 工作圈子好
点击成为渗透工程师

必火安全学院,网络安全黄埔军校

科学的学习方式,高效提升

根据学员个人实际情况,匹配定制化课程服务

零基础

0基础轻松入门学习网络安全

  • 1

    适合无编程基础的学员

  • 2

    学历无限

  • 3

    以漏洞的发现和利用并防护为主

  • 4

    进阶为渗透测试工程师

  • 5

    力争年薪20W

进阶

渗透工程师从入门到高级实战

  • 1

    适合有一定PHP、Java基础的学员

  • 2

    以PHP、Java的代码审计为主

  • 3

    以python开发渗透工具

  • 4

    为名企定向培养渗透人才

  • 5

    力争年薪30W

了解完整课程信息

紧贴企业项目,进大厂工作

根据一线测试技术栈精心设计,助力通关大厂技术面试

了解完整实战案例

必火学院 0基础课程大纲

基础课程截图1 基础课程截图2 基础课程截图3 基础课程截图4 基础课程截图5 基础课程截图6
点击获取完整大纲

加入必火学院你能得到什么?

98%学生满意就业,大部分入职大型互联网公司!

网络安全就业满意度1 网络安全就业满意度2 网络安全就业满意度3 网络安全就业满意度4 网络安全就业满意度5 网络安全就业满意度6

大厂们节衣缩食的另一面

发布时间:2022-09-21 19:59:48

前段时间,晚点LatePost报道称,包括腾讯、阿里、京东、美团、拼多多、快手等37家中概股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经营总开支只同比增加了1.99%。 

其中市场和管理费用更同比减少 6.12%,降幅达217亿元。 

这显现出了,近两年间,互联网行业尤其是互联网巨头们强调降本增效,迎接寒冬的举措正快速落地。 

只需要简单看看财报,就不难发现,受经济周期下行、反垄断政策出台、中美贸易摩擦等一系列因素影响,行业增速放缓是事实。 

但另一方面,大厂们的日子,也远没有其所表现出的那么“难过”。 

比如拼多多今年Q2实现净利润89.0亿元,净利同比增长达268.4%。 

再比如腾讯今年Q2实现营收1340亿元,净利润186亿元,看似净利同比下滑56.3%,但如果扣除每个季度都会波动剧烈的投资损益后,腾讯主营业务的经营利润率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回升。 

那么大厂们的钱都去哪了? 

我们尝试着挖出了大厂们节衣缩食的另一面。 

在降本增效,却并不缺衣少食
大厂们降本增效的第一刀,砍在不必要支出上。

数据显示,中概股企业过去半年里,销售和管理费用就少了 217 亿元,包括市场、管理、行政等费用支出均大幅度减少。 

这体现在具体场景中,就是大厂员工福利待遇的下滑首当其冲。 

一位字节员工说,以前公司的下午茶花样繁多,不仅有各种水果、手作甜品,还有每日坚果、牛肉干、黑巧甚至不乏进口零食。现在,零食篮里只剩下了几毛钱一包的方便面,过往无人问津的小面包和散装小饼干。 

公司餐厅的荤菜种类也从鲜牛肉、鲜虾换成了成本更低的鸡鸭肉、冷冻虾仁。 

在这方面,腾讯的举措除了降低公司食堂餐标之外,还有不再提供免费水果,餐盒也开始收取1元打包费。 



更早时候,腾讯还取消了外包员工的免费餐厅和免费班车福利。根据资料显示,腾讯有接近3万人的外包员工,仅这两项政策的实施,就可以帮助公司每天节省数十万元。 

阿里则在去年调整了加班打车规则,以前是晚上9点之后,用公司系统打车,自动走账报销。现在改为每个月发放几百元打车补贴——对于住得远的员工来说,固定数额的打车补贴是杯水车薪。 

除了人力成本的缩减之外,市场推广费用的收缩也在同步推进,数据显示,腾讯Q2营销支出下降20.8 亿元,阿里销售费用减少15亿元,美团市场费用缩减22.46 亿元。 

与此同时,大厂们开始砍掉那些增长缓慢、不盈利的非主营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以来,互联网行业就有近60款产品被下架关停。 

比如字节在前不久下架了派对岛、识区和种草产品“可颂”,百度则下架Wonder、看多多、音磁、一局等10多款产品,阿里下架采源宝、友啥、礼发发等3款产品,京东也下架了京东金融App青春版。 

这也间接带来了两个影响——招聘门槛提升让入职变得更难,离职则变得更加简单。 

前一阵子,某大厂就传出了新设立的产品研发岗招聘600人,结果收到23万份简历的消息。 

而在拼多多,此前一个程序员离职周期最长能到半年,会经历HR关怀、涨薪挽留、转岗挽留等,如今离职最快只需要10天。 

但正如我们开篇所提到的,行业增速放缓是事实,大厂们的“印钞”能力依然惊人也是事实。 

换句话说,互联网巨头们的日子过得并不难,或者说眼下的节衣缩食只是在未雨绸缪,而非真的缺衣少食。

根据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腾讯实现经营利润约450亿元、阿里为416亿元,还有网易、京东、百度均保持着正向稳定的经营现金流,这哪里像是缺钱的样子呢? 

此外,在晚点报道中,据测算,截止到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值前十的互联网科技上市公司,总计持有超过22000亿元的现金或等价资产(比如定期、活期存款、大额存单、债券或者股票投资等),较一季度末增长了2380亿元。 

积极撒币的一面,大厂们聚焦三个方向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那么,大厂们是都把钱存起来了? 

也不尽然。 

鲜少有人注意到的另一面是,互联网巨头们一边在强调去肥增瘦挺过寒冬,一边也在积极有序地开疆拓土。

手中有地,能一直产粮,心里才真的不慌。 

我们发现,硬科技、主营业务和公益——无论投资还是自研——都正在成为大厂们有序扩张时,一致聚焦发力的三大关键词:

其一,硬科技。 

随着互联网红利消失,“硬科技”对于大厂们的未来发展格局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加上对“硬科技”的重视站上国家政策高度。 

大厂们必须押注硬科技,才能更好地搏出一个未来。

7月初,腾讯宣布由科学家主导、腾讯公司出资和独立运营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开放申报。 

这一项目旨在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进行基础研究,涉及领域为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并鼓励学科交叉研究,腾讯计划投入的资金为100亿元。 



腾讯还投资了诸如钙钛矿太阳能组件供应商协鑫光电、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公司雾帜智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方案提供商影刀RPA、DPU芯片与解决方案供应商云豹智能等公司,都是各领域的硬核代表。 

再比如,字节筹建了两年的“造芯计划”也在今年加速推进。 

有媒体报道指出,字节至少已启动了四个芯片项目,包括 AI 芯片、服务器芯片、FPGA NIC项目和 RISC-V 项目,还对外投资了多家芯片领域上下游创业公司。 

还有美团发力无人配送、阿里的云和芯片、百度的AI等等。 

一句话,硬科技成色十足。 

其二,主营业务。 

大厂们“降本增效”实质上就是削减不必要的支出,强化主营业务的经营效率。 

原因也不难理解,主营业务是大厂们的后院和现金牛,只有深耕主营业务,才能让大厂们挺过寒冬,甚至在行业衰退时谋求逆势增长的可能。

在京东8月底发布的最新一季财报中显示,为进一步加强全渠道布局,京东时尚居家业务正式更名为“京东新百货”。在京东APP上发布全新的线上频道,并先后在西安、深圳、成都、银川、北京等城市开启线下实体店试点运营。 



据了解,“京东新百货”在京东内部被视为是S级项目,这意味着,京东正在深耕主营电商业务的垂直细分领域。 

无独有偶,阿里也在今年4月推出了潮流电商APP“态棒”,主打年轻社区模式,对准潮流电商赛道和以Z世代为主的年轻用户群。 

同时,阿里还推出了融合“种草+电商”的精选家居APP“屋颜”,提供全屋设计、定制服务、家居商品选购、送装上门等一站式服务,定位高端,旨在服务本地用户家居生活。 

此外,淘宝App中还增加了多个C端功能,包括测试订单号码保护功能、内测微信支付等,并推出自营业务“猫享”。这一系列动作,都无不说明了阿里正在加快探索新电商方向的脚步。 

腾讯高层则在发布半年报后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将加快微信视频号的商业化进程。 

根据中信证券的预测,视频号开启信息流广告变现后,2023年视频号广告有望达到370亿元营收。即使对于腾讯这样的巨头来说,这笔收入也不可小觑。 

而作为字节旗下的王牌产品,抖音今年持续推进测试新功能和业务,已经添加了小说频道、电商入口、团购配送等。 

通过不断做加法,字节正尝试将抖音从一款社交娱乐短视频产品,升级塑造成一个更具备生活服务能力的综合型产品,或者说一个超级APP。 

其三,公益。 

在推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有了新内涵和新使命。 

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过往享尽时代红利,赚得盆满钵满的互联网行业自然被视为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助力,需要满足全社会对其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大厂们扎根公益,所做出的投入无须赘述,如腾讯有“微信支付全国小店烟火计划”、阿里有“淘宝村计划”、拼多多有“百亿农研专项计划”等等。 



与此同时,大厂们还先后启动计划投入千亿资金,结合自身的数字和科技能力,在乡村振兴、低收入人群增收等民生领域提供持续助力,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写在最后
多年前,马老师曾留下一句金句,“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这句话非常适合当下的大厂们。 

今年年初,王兴曾在公司内部提出了一个极限假设:如果未来三年,美团没有任何收入,企业依然要维持运行,现金流情况会是怎样? 

对现金流储备的重视,取决于大厂们面对下行周期的危机感,也决定了大厂们开始把现金握在手中,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但仅仅如此,就能够帮助大厂们挺过寒冬了吗? 

答案或许是否定的。 

所以在收缩和衰退的同时,大厂们还有另一面: 

调整姿势,有序扩张,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才是帮助大厂们能熬过“明天晚上”的更关键一步棋。








用户超3亿后,淘特威胁到拼多多了吗?

淘特的第一指标变了。

据《晚点LatePost》报道, 在今年4月进入新财年后,淘特调整了业务第一指标,从关注用户数增长转向关注GMV(成交额),两个月后,该第一指标又调整为MAC(月活跃用户数)。

从关注成交额转向关注月活跃用户,意味着淘特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相比总成交额,将更加注重用户的留存和复购。

作为含在阿里金汤匙出生的淘特,是阿里与拼多多激战五环外的下沉市场的主力军,也是阿里布局下沉市场战略的重要一环,淘特被寄予了厚望,同样阿里也给予了其很大的支持。

虽然阿里从未公布过对淘特的投入规模,但据东方证券对阿里核心商业综合单季亏损的测算,预计阿里对淘特和淘菜菜每个季度的平均投资规模在100亿左右。



淘特也不负所托,狂奔两年半多的时间,淘特被称为业绩新的神话,从上线到用户超2.4亿,淘特只用了18个月,而拼多多则用了27个月,截止到今年3月,淘特的用户已经达到3亿规模,作为后浪的淘特似乎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那么,作为狙击拼多多的先锋,淘特有没有成为拼多多真正的对手?又是否为阿里撑起更大的想象空间呢?对于成立仅几年光景的淘特而言,这些或许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但现实留给淘特的时间或许没有那么多了。

淘特的成绩离不开阿里的持续烧钱,但在当下,整个互联网行业面临红利消退、政策收紧等大环境下,收益下降、增长失速,降本增效也成为阿里的当务之急,淘特“烧钱换增长”的日子或许即将成为过去式。

1、为狙击拼多多,淘特走到哪了?
淘特原指淘宝特价版,最早于2018年3月上线,由当时淘宝事业群的“天天特卖”团队兼职管理,主打低价、特价商品,一度被外界视为阿里狙击拼多多的武器之一,不过最初在阿里内部并没有受到过多的重视。

直到2019年底,随着聚划算阻击拼多多的一次次失利,淘特成为新的主力军。彼时,淘宝事业群成立C2M事业部,1688总经理汪海接替唐宋成为淘宝特价版负责人。没过多久,2020年3月份,淘宝特价版重新独立上线运营。

淘特的诞生和重出江湖,一开始便是被赋予使命的。

一年多以后,在2021年5月,C2M事业部更名为淘特事业部,淘宝特价版宣布升级,正式更名为“淘特”,进一步与淘宝区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淘特的人员迅速激增,由十几人增长到近千人的规模,足以窥见阿里内部对其的重视程度。

独立运营后,淘特的发展及其迅速,最直观的便是用户规模的飙升。

从阿里披露的财报来看,2020年底,淘特的年活跃买家数实现破亿,截至2021年底,这一数字飙升至2.8亿,今年3月底正式超过3亿,相当于每个季度平均增长了近4000万用户。



有意思的是,淘特实现年活跃消费者超3亿只用了两年的时间,比拼多多的速度快了半年,这意味着,淘特已经成为国内电商类增速最快的App。

另外,淘特的支付订单也在持续增长中。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淘特年度支付订单同比增长超过100%。

显然,淘特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成绩,背后离不开阿里倾注大量的心血。

首先是阿里内部供应链、渠道等资源的倾斜,比如在2020年9月,淘特便与1688全面打通,将1688积累了20年的中小企业商家作为重要商家资源灌入淘特;阿里的菜鸟、蜂鸟驿站等物流体系也给淘特的生鲜配送优先绿色通道。

其次是阿里密集大力地为淘特做推广,比如花重金拿下跨年晚会的冠名权,2019年、2020年、2021年,拼多多都承包了湖南卫视跨年晚会的冠名权,但在2022年湖南卫视跨年晚会的独家冠名权落到了淘特的手中,帮助获得更多的曝光。

对于阿里而言,淘特的地位似乎越来越重要。淘特已经成了阿里电商业务多端战略中的一部分,如张勇所说,“我们用多个APP形成多个消费者服务矩阵”,淘特就是其中之一,与天猫、淘宝、闲鱼等共同组成阿里电商体系,尤其是在阿里用户量触及天花板、增速放缓的条件下,以开拓下沉市场为锚的淘特成为成了阿里新的增长引擎。

不过,淘特在奋勇直追的同时,拼多多也在大步向前。



拼多多界面,图/拼多多官方微博 

早在2020年Q1,淘特独立上线的那一时期,拼多多的活跃买家数就已经达到6.28亿,随后更是实现节节攀升,2021年Q1拼多多的活跃买家数8.2亿,2022年Q1年活跃买家数达到8.82亿。

虽然淘特与拼多多之间的用户差距在不断收窄,但是从总量上看,拼多多在狂奔几年后已经拥有近9亿的用户规模,难以再有大规模的增长,淘特与拼多多之间的差距收窄实属正常。

再来看GMV,京东花了13年达到万亿规模,淘宝用了10年,但是拼多多只用4年的时间便实现万亿级规模,目前仍在扩张中,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拼多多GMV达2.44万亿,较2020年的1.66万亿同比增长了46.4%。

近日,摩根士丹利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24年,拼多多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增长将超过其竞争对手京东和阿里巴巴。

也就是说,拼多多有可能将京东和阿里都甩在身后。狙击拼多多,淘特目前的量级似乎还远远不够。

2、对打价格战,淘特还烧得起吗?
自成立以来,淘特一直与拼多多之间“针锋相对”。

2020年7月底,拼多多启动首届“真香节”,拿出1亿元现金补贴苹果等网红“真香”产品,并邀请了网红王境泽到直播间卖货,与“真香”的主题相呼应。

随后,淘特则启动了“一元更香节”活动,不仅请了拼多多“真香节”的重要嘉宾王境泽拍了一支广告,宣传标语也更加直白——“比真香更香,1元更香节”,提供了1亿件1元包邮的商品。

此外,淘特一直在自掏腰包补贴用户,在去年618大促期间,淘特拿出10亿进行官方补贴,并许下“买贵必赔”“坏果包赔”的承诺;双11期间,淘特上线了为期34天的淘特“特省节”,不仅向消费者发放超10亿元请客红包,还每天至少一万份商品直接免单,2500万件的货品可以一元包邮到家……

淘特依靠低价补贴优势快速拓展下沉市场,为阿里带来了上千万的全新用户。

阿里在2022财政年度报告中显示,淘特在2022财年实现高速增长,年度活跃消费者在截止2022年3月31日止12个月超过3亿,为阿里巴巴生态体系带来增量流量,超过20%的淘特年度活跃消费者是之前从未在淘宝或天猫购物的用户。

显然,这对阿里来说是一剂强心针,但这一切不能掩盖淘特尚处于前期亏损阶段,大幅“侵蚀”阿里盈利能力的事实。



由于淘特尚处于前期大量投入阶段,以及淘特的大力补贴策略,商品单价较低、利润空间窄,淘特本身所贡献的营收、利润也十分有限,淘特尚未反哺阿里,甚至成为了影响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2022财年,阿里的经营利润降为人民币817亿元,相较2021财年的人民币1234亿元减少人民币416亿元,针对此,阿里财报中称“主要由于我们对淘特和淘菜菜的投入增加、为用户增长而增加的费用,以及我们支持商家的举措。”

也就是说,在到2022年3月之前的一年里,阿里由于对淘特和淘菜菜等业务的投入,使其经营利润少了400多亿。

淘特的发展离不开阿里的烧钱投入,可如今,阿里也要过上节衣缩食的日子,未来是否还会再对淘特继续投入同等规模资源呢?

8月4日,阿里巴巴公布了2023财年第一份(2022年4-6月)成绩单,阿里第一财季营收2055.6亿元,同比去年下降了1.8亿元,这也是其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营收下滑的情况。从营收增速上来看,这已经是阿里营收增速连续第5个季度下滑,最近6个季度增速分别为63.93%、33.81%、29.43%、9.72%、8.90%、-0.09%。

曾经,为了发展新业务、抢占新市场,阿里投入巨额资金也再所不惜,但从今年开始,“降本提效”成为阿里的主旋律,并且短时间内不会改变,淘特作为烧钱的业务之一,自然也在这一环节当中。

淘特“烧钱换增长”的日子,或许快接近尾声了。

3、下沉市场,淘特威胁到拼多多了吗?
当年,拼多多凭借下沉市场一跃成为新晋电商巨头之一,打破了阿里、京东双寡头的局面。也正因拼多多的崛起势如破竹,众多巨头纷纷瞄准下沉市场展开围猎,各出奇招,腾讯推出小鹅拼拼、京东上线京喜、阿里巴巴则将筹码押注在了淘特身上。

经过几年的激烈竞技,如今,淘特不负阿里的期望,成了下沉市场中发展最迅速的App,外界也因此将淘特称为淘宝、京东、拼多多之外的电商第四极。

不过,虽然淘特屡屡“碰瓷”拼多多,甚至将广告贴到拼多多总部的楼下,但拼多多似乎并未把淘特作为重要竞争对手。

据《晚点LatePost》报道,2021年2月之前,拼多多也曾密切关注了淘特一个季度,不过,在此之后,拼多多的多位员工对淘特的态度都是 “不会关注,体量太小”。

拼多多如此自信表示不受淘特的威胁是有原因的,成立多年如今仍保持高位增长。今年8月29日,拼多多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实现314.4亿元,同比增长36%;净利润89亿元, 同比增长268%,是京东的两倍。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300亿营收背后,其“补贴力度”并没有大增大减。



拼多多百亿补贴专区,图/拼多多App

也就是说,在疫情冲击之下,拼多多在没有降低对外补贴的情况下,仍旧实现了逆势增长,表现甚至优于阿里和京东,可谓颇为亮眼。

当下,淘特不仅要面对拼多多这座大山,还要迎接跨界竞争对手的挑战,比如来势汹汹的抖音电商。《2022年抖音上半年商家生存报告》显示,抖音电商近7成售出商品价格不足50元,100元以内的商品带动近9成大盘销售,不难发现,抖音电商的用户客群与淘特的存在高度的重合。

要知道,下沉市场用户属于价格敏感型用户,相对缺乏忠诚度,补贴和低价往往是最大的吸引,一旦失去这两个核心优势,很难在下沉市场再增长。

淘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将第一目标更改为关注月活跃用户,更加强调用户的留存,如何让已有的3亿用户留下来是它面临的新命题。

同样,要想实现缺乏忠诚度用户的留存,也是平台最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留住用户,淘特首先是将预算倾斜,据《晚点LatePost》报道,过去两年,淘特对外的预算投入,七成以上都花在了用户拉新上。今年,这一比例降至三到四成,这些省下来的费用开始挪到留存和转化上。

另外,还在一些权益细节上做了调整,提高用户平台打开率和购物频次,比如以前淘特补贴的红包会一次性发放,这些权益会被分成两到三天发放,以及对于一些复购比较高的商品会给予更多的曝光和流量。 



淘特界面,图/App Store

低价是下沉市场屡试不爽的绝佳武器,但低价是背靠大厂的下沉电商App都会选择的方式,淘特如此,小鹅拼拼、京喜亦如此。

除了低价外,目前淘特还没有新的记忆点,如果没有新的创新,仅仅靠低价,即使背靠阿里,淘特似乎也很难从拼多多的地盘上虎口夺食。

今年3月,淘特上线了“淘特10元店”和“淘特100”的官方直营店,后者主打“大牌平替”的概念,如此可见,淘特有意向更高价格的产品探索。

淘特正在试图改变,但用户是否接受、成果如何,仍充满不确定性。

(题图源自淘特官方微博。)


网络安全资讯



Copyright©2021 一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津ICP备2021007511号-5

本站一切信息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如发现任何不良信息,请拨打电话:18622800700